【生死之間──台灣人民必須重建對民主的信心】
一九三三年,希特勒崛起,他不是靠武裝政變上台的,而是德國人民透過投票的方式,擁護希特勒上台。
一九四五年德國戰敗,德國人自我反省他們是全球最理智的民族,怎麼會讓希特勒把整個國家帶上毀滅之路?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?
我覺得那是因為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,因戰敗被迫簽定凡爾賽和約,德國受到了太多的屈辱,加上威瑪共和國施政無力,他們的人民感受到絕望。過度的絕望,讓他們寧可放棄自身權利、付出天大的代價,也要讓德國翻身。
坦白講,今天台灣之所以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,也是因為人民太過絕望。換了三個總統,三次政黨輪替,政治還是這樣。人民不禁會懷疑,民主政治怎麼會這樣?或者覺得這就是民主政治必然的狀況。所以大家抱持一種「隨便」、「誰來做都沒差」的心態,放著問題不去處理。但這不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應該有的態度。
我認為台灣社會應該要重建信心,我們眼前確實有很多困難,但要相信台灣可以越來越好。這不但是一種信仰,更要變成一種力量,而且要堅持下去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過去20年來,藍綠兩黨輪流執政,兩黨長期以統獨議題對抗,以意識形態治國,造成整個內耗空轉、文官制度遭到破壞,造成許多問題都被束之高閣,人民更等不到重大事故的合理解釋。如深澳電廠、桃園機場第三航廈一再流標、私菸案、普悠瑪事故、南方澳大橋斷裂等案件,都只是冰山之一角,這些都不是一個正常國家應該有的現象。
歷經三次政黨輪替,曾經熱血充滿理想的青年,如今可能已對新聞中的荒謬習以為常,心如死灰地拿著電視遙控器轉台,連憤怒的力氣都消失了。人民對於政治的冷漠,是來自於一次又一次的失望。
然而也得坦承,是人民對於政治文化的忽視,造就民代對於法治的忽視,最終形成政治人物對於民意的無視。台灣民眾黨訴求「國家治理」的主因,是因為我們相信,秉持清廉勤政的價值,以民意、專業、價值作為政策制定的原則,能在台灣政治拉出一條全新的軸線──本於專業、戮力從公、解決問題的重要性。
有任期的選舉制度,加上沒有歷史觀的政治人物,造成今天台灣政治上的困局。必須先處理最基本的「國家治理」問題,強調廉能政府,重新建立人民對政府的信任,也只有廉能的政府,才能凸顯台灣在世界的價值。
#台灣民眾黨
#民眾黨
#重建台灣人對民主的信心
#生死之間